平涼市煤炭資源豐富,境內煤炭地質資源約650億噸,探明可供開采儲量79.9億噸,占甘肅省煤炭開采總量的59%,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華亭、崇信、靈臺、涇川四縣(市),其中華亭煤炭資源探明總儲量3407億噸,是我國質量最好的氣化用煤產地之一。
目前,全市正常生產的煤炭幵采企業18戶,年生產能力2650萬噸。其中:華亭市境內正常生產企業10戶,生產礦井16個,年設計生產能力1728萬噸;崇信縣境內正常生產企業7戶,年設計生產能力876萬噸。正在建設中的煤礦有:靈臺縣邵寨煤礦和崇信縣五舉煤礦、赤城煤礦,計年產量分別為180萬噸、240萬噸和90萬噸。
平涼煤炭業作為全市四大支柱產業之一,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技術升級、煤炭衍生項目的投建, 已初步形成了產業鏈效應,有力支撐了地方經濟的發展,但隨著去產能和環保政策等因素影響,煤炭產業發展形勢仍不容樂觀。
多初級,缺高端,生產結構單一粗放。全市煤炭企業轉型還在初級階段徘徊,仍以煤炭銷售為主,精深加工項目少,產業鏈較為單一,抗風險能力差。全市煤制甲醇生產加工企業僅有1家,年產甲醇60萬噸,原煤用量180萬噸,用煤量僅占全市煤炭產量的9%,煤炭需求量小,產業鏈延伸不足、高新技術應用水平不高。2018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408戶,平涼僅入圍3戶,煤電行業未能涉足其中,煤制甲醇、聚丙烯項目高新技術應用水平亟待提升。
投入高、回報低,煤炭行業盈利能力弱。煤炭業勞動力成本、礦井維護管理費用、材料成本等逐年上升,產業轉型和機械設備的更新換代造成企業資金的大量耗用。平涼市煤炭鐵路集運站少,公路轉運成本高、運輸能力弱,運輸費用已占到煤炭成本的30%以上,外銷運輸成本高。同時大型煤礦經過多年開采,煤層深、運輸巷道長、生產成本逐年增加。2018年,全市煤炭行業利潤較上年同比下降,出現了煤價上漲但利潤下降的情況,煤炭企業在抵御市場風險、降低生產成本、創造經濟效益方面能力比較孱弱。
煤炭受其他能源的沖擊,形勢不容樂觀。2014年后煤炭在一次性能源供應中的比例總體呈下降趨勢,傳統石油天然氣和新能源對煤炭行業的沖擊加劇,擠壓傳統煤炭的生存空間。在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、去產能、節能減排等政策背景下,新能源開發成為戰略方向,高耗能行業受限。以甘肅省發電結構來看,雖然火力發電仍占總發電量的50%以上,但是國家大力支持和發展水能、風能、太陽能、生物質能新興能源發電量占比不斷提高,火力發電比重呈現下降趨勢。
火電產值總體呈下降趨勢,火電企業虧損較大。除2018年火電實現收入同比上漲外,2014年至2017年的四年中,平涼市火電生產企業營收不斷下滑。2018年,社會用電量出現猛增,火電企業營收出現大幅增長,但電煤價格居高不下,僅電煤成本占到電力生產企業收入的70%左右,全市火電企業虧損面達到100%,當年虧損合計3.15億元。
今后一個時期,我國煤炭市場需求低速增長與產能結構性過剩、進口煤保持高位的矛盾成為常態。由于國家調整用電導向,大力發展水電、風電、太陽能發電企業、電網調控能力不斷增強,火電市場逐漸萎靡。平涼市隨著去除落后產能,大型現代化煤炭項目的陸續新建,煤炭產量將會有所提升,推動煤炭企業轉型,延長煤炭產業鏈,將是今后平涼市煤炭企業發展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