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德國聯邦統計局(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)發布的月度統計數據, 2019年1-12月德國煤炭進口累計為3500萬噸,比上年減少298.4萬噸,同比下降5.9%。其中,12月份煤炭進口285.1萬噸,比上年同期下降24.2%。
德國曾于2000年頒布了《可再生能源法》(EEG),明確了要由可再生能源加快替代化石能源。在能源轉型框架下,到2035年德國55-60%的電力將來自可再生能源,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占比要達到80%。
去年初, 圍繞實現全面停止使用煤電的目標,德國政府專門成立了煤炭退出委員會。今年1月,德國政府內閣通過了關于退出煤電的法律草案(coal exit law),確定在2038年前分階段將所有燃煤電廠全部關閉的計劃,屆時煤炭將完全退出電力市場。
煤炭一直是德國的主要發電燃料,燃煤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一半以上。1990年,硬煤發電量占德國總發電量的25.6%,褐煤發電的占比為31.1%,兩者合計占比約57%。到三年前的2016年,硬煤發電比重已降至17.2%,褐煤下降到23.1%。目前德國電力結構中煤電的主導地位已經讓位于風力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,煤電比重已由2016年的40%降到2019年的28%。2019年前三個季度煤炭發電量同比分別下降20%、 24%和37%,煤炭發電正加快退出。
而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的比重迅速上升,德國政府數據顯示,2018年可再生能源占德國電力消費的40%。2019年上半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煤電和核電總量,成為最主要的電力來源,包括太陽能、風能、生物能和水力發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已占到德國總發電量的47.3%,高于煤電和核電占比43.4%。另據德國煤炭進口商協會簡報,2019年德國硬煤發電量比2018年下降了31%,只相當于三年前的一半。
在大力實施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、天然氣價格持續降低和碳排放成本成倍增長等因素的擠壓下,德國的煤炭消費連年下降。2019年,硬煤消費量同比下降20.5%,褐煤消費量同比下降20.7%,一再創下煤炭消費歷史新低。
煤炭供應方面,按照歐盟應對氣候變化的有關協定要求,2018年末德國硬煤煤礦全部關閉,本土褐煤煤礦的產量也逐漸減少。
同時,德國作為歐盟最大的煤炭進口國,近年來煤炭進口持續大幅度下降。預測到2023年,隨著燃煤電廠產能的不斷關閉退出,煤炭需求將大幅度萎縮, 2020年德國的煤炭進口量也或將繼續下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