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炭是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主導性能源和基礎性能源,但一直以來,煤炭開采業因其高強度、高危險性作業模式飽受詬病。方良才介紹,如今在淮北礦業集團智能化開采工作面,割煤、移架、推溜等常規化操作均可實現“無人化”,人工干預的工作主要是巡檢、維修等方面,原來需要40余人的工作面,現在僅需要8個人就可以滿足生產需要。
淮北礦業集團礦區總面積約9600平方公里,礦區保有煤炭儲量85億噸,是華東地區煤種最齊全的冶煉精煤生產基地,方良才介紹,2019年,淮北礦業集團在3個薄煤層、5個中厚煤層推進智能化開采,通過提高智能化綜采覆蓋率,實現礦井“一井一面”集約、高效生產模式。其中,淮北礦業薄煤層智能化綜采不僅使得朔石礦業西部井150多萬噸薄煤層資源得到開采可能,也讓整個淮北礦區4億噸的薄煤層可采資源重獲“新生”,增加了可使用煤炭資源的開采量,為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貢獻。
科技創新為煤炭開采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,方良才介紹,淮礦集團拿出真金白銀打造科研團隊,搭建人才成長平臺,暢通人才成長渠道。
淮礦集團依托工匠大師工作室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,到2020年,將培養20名左右在行業、全省、全國知名的技能大師,200名左右在全礦區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淮北礦業工匠, 2000名左右經驗豐富、實操能力突出的能工巧匠。對工匠大師、工匠等高技能人才實行年薪制。
此外,淮北礦業集團還積極打造知識型、技能型、創新型工人隊伍。打破一線技能職工與管理技術人員之間身份界限的壁壘,凡獲得淮北礦業工匠大師稱號的可直接申報專業技術職稱,職業技能方面,工匠大師技能等級直接認定為高級技師,淮北礦業工匠認定為技師。
“煤炭行業轉型發展走向智能化時代,建議把碳基新材料列入省重大新興產業,在煤耗、環評方面給予政策支持,在編制'十四五'規劃中,著重考慮發展低熱值煤發電,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,支持淮北礦業中利用發電三期和渦北低熱值煤泥煤矸石發電項目,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和生態治理。”方良才建議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