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嫩模一级不卡毛片,小黄片在线免费观看,国产一级特黄AA级特黄裸毛片,精品亚洲AV无码国产二三区久久

多省份上半年煤炭工業附加值顯著提升
來源: 中國電力報 發布時間: 2019-07-30

7月中下旬以來,我國多個省(市、區)公布了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。從數據上看,西部地區原煤產量持續增加,煤炭工業增加值增長明顯。與此同時,隨著現代煤化工、煤炭深加工等產業日益壯大,西部產煤區的煤炭工業附加值顯著提升;中東部地區受去產能影響,煤炭產能加速出清,煤炭工業產值大幅降低,煤炭調入規模擴大;沿海省份則受清潔能源裝機大幅增加等因素影響,耗煤量持續下滑。


西部地區:煤炭工業附加值提升


7月15日,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,全國原煤產量33335萬噸,同比增長10.4%。1~6月份,全國累計原煤產量175820萬噸,同比增長2.6%。其中,晉陜蒙合計原煤產量12.3億噸,占全國原煤產量的70.14%。


晉陜蒙的原煤產量占全國七成,進一步鞏固了西部地區作為全國煤炭供需核心區的地位。另外,近期各省份出爐的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,透露出了更多的內容。


7月22日,山西省統計局發布全省經濟運行數據,上半年,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357.65億元,同比增長7.2%。其中,煤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.0%,非煤工業增長8.0%,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.6%,非煤工業成為工業增長的主動力。


煤炭大省山西已然撕下了“煤炭”標簽,這包含兩重意思:一是煤炭工業讓位于“非煤”工業,不再是該省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;二是煤炭工業朝著清潔低碳方向發展。


近年來,山西發展現代煤化工決心拳拳。2018年,其立下了“重點推進100個煤化工項目建設”的目標,今年又發布了“清潔轉 化利用煤炭超過2000萬噸”的計劃,要構建大型化、多聯產、一體化的現代煤化工產業格局。推進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,成為山西打造“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”的重要支點。


內蒙古也在煤炭轉化增值上下大功夫。上半年,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.1%。其中,現代煤化工產業增加值增速快于規模以上工業2.9個百分點。


陜西省受安全、環保檢查等影響,全省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企業大面積停產、減產,影響了原煤產量輸出。據陜西省政府公布的數據,上半年,全省原煤產量下降了8.2%,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也下降了5.6%。


不過,陜西省煤炭優質產能加快釋放。自2018年以來,陜西已有10處新建煤礦項目竣工投產,釋放煤炭先進產能5140萬噸/年,還有已核準的22處煤礦在建。同時,以榆神、榆橫、靖邊三園區為依托,大力發展高端煤化工產業,提高煤炭資源轉化率和煤炭資源附加值。截至2018年底,上述三園區已完成項目總投資1900多億元,推動一批能源化工重大項目在陜西落戶。


中東部地區:煤炭產值下調與電煤調入增加


中東部地區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入,煤炭產能不斷加速出清。7月17日,湖南省統計局在通報上半年該省經濟形勢時提到,全省煤炭、造紙等落后產能持續出清,全省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8.4%。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,原煤消費合計占全省能源消費的比重同比下降4.5個百分點。


安徽省出爐的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則顯示,1~6月份,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.3%,增速比全國快2.3個百分點。其中,采礦業增加值增長0.7%,制造業增長8.6%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.8%。采礦業中,煤炭產出繼續回調。數據顯示,截至2018年末,全省生產煤礦下降到42處,煤炭產能1.34億噸/年,同比減少1050萬噸/年;2019年,安徽省計劃繼續退出煤炭產能165萬噸。今年,該省煤炭企業計劃生產原煤11400萬噸,其中出售省內9800萬噸(含洗選損耗),出售省外1600萬噸。另需從省外調入煤炭7100萬噸,全省全年凈調入量5400萬噸,占全省煤炭消費總量的32%。


湖北省上半年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,1~6月份,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.8%,同比提高0.3個百分點。另據上半年湖北省電力運行數據,湖北省制造業用電增長6.61%,其中新興的計算機通信產業用電量20.42億千瓦時,增長41.19%,用電量首次超越汽車制造、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、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產業。


由于開采條件差,礦井規模小等原因,湖北省煤炭產能逐年遞減。1~6月份,湖北省累計生產原煤14.1萬噸,是全國降幅最大的省份。經濟仍在高速增長,本地煤炭無法滿足需求,湖北省加大了外來調入煤炭量。2018年,湖北全省統調電廠調入電煤4655.3萬噸,同比增加880.5萬噸;消耗電煤4591.6萬噸,同比增加871.3萬噸,電煤調入量、消耗量均創歷史新高。今年上半年,湖北省已累計調入電煤2676.3萬噸,同比增加539.4萬噸。可以預見,今年全年湖北省電煤調入量將繼續水漲船高。


湖北并非孤本,當前,江西、廣西、四川、重慶、江蘇等地的煤炭產能均明顯下降,相應的電煤調入量呈逐年增加態勢。


沿海地區:清潔能源裝機攀升降低耗煤量


7月17日,福建省統計局公布數據,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.1%,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.6%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顯成效,1~6月份,福建省規模以上累計原煤產量421.9萬噸,同比下降10.1%。另外,1~6月份福建省規模以上發電量1078.06億千萬時,同比下降5.3%。其中,火電累計發電量597.16億千萬時,同比下降10.7%;水電累計發電量167.37億千萬時,同比增長51.9%。


7月22日浙江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,上半年,浙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633億元,同比增長6.2%,增速高于全國的6.0%。而發電方面的統計數據顯示浙江省進入了新能源快速發展期。截至今年4月末,浙江省新能源裝機容量達1556.96萬千瓦,同比增長26.19%。其中,風電157.23萬千瓦,同比增長14.11%;太陽能發電1217.69萬千瓦,同比增長29.63%;生物質發電181.62萬千瓦,同比增長16.21%。


江蘇省上半年生產總值48582.7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6.5%,整體經濟延續總體平穩、穩中有進、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。發電方面,江蘇新能源裝機總量達到2511萬千瓦,占全省發電總裝機的19.14%。


整體來看,東南沿海省份經濟持續增長,用電量呈正增長,而受益于近年來實施的控煤行動,東南沿海省份增加了省際“外來電”,清潔能源發電量也穩步提升,相比之下,火電發電量持續下滑。


在此背景下,沿海省份的耗煤量逐年走弱勢頭已顯,沿海六大電廠長時間維持高庫存低日耗狀態。截至6月20日,沿海六大電廠日耗66.5萬噸,較去年同期增加1.3萬噸;庫存1802.2萬噸,較去年同期增加12.3萬噸;可用天數27.1天,較去年同期增加5.7天。進入7月迎峰度夏后,用電量快速上升,沿海六大電廠的庫存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落,不過可用天數仍然維持在可控范圍,這也為今年迎峰度夏期間的電煤持續穩定供應注入了強心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