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嫩模一级不卡毛片,小黄片在线免费观看,国产一级特黄AA级特黄裸毛片,精品亚洲AV无码国产二三区久久

神東煤炭錦界煤礦:智能化帶來新變化
來源: 新華網 發布時間: 2022-01-29
  
  煤礦智能化是煤炭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。2020年,錦界煤礦按照八部委《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》及國家能源集團、神東煤炭集團兩級公司關于智能化建設實施意見安排,踏上了智能礦山建設新的征程。一年多來,錦界煤礦編計劃、定措施、增機構、設專班,穩步推進智能礦山建設,達到了預期效果。
  據神東錦界煤礦礦長李永勤,錦界煤礦智能礦山建設項目共計實施10大類168項,包括“綜采、連掘、主運輸、輔助運輸、供電、供排水、通風、安全環保安全培訓職業健康、大數據、通用類”等內容,計劃投入資金2.4億元,2022年底全面完成建設任務。按照實施進度統計,截至2021年底,已完成101項,正在實施27項,完成項目總進度的82%。建設以來,我們勇立潮頭,登高望遠,站在采礦業技術前沿,緊緊圍繞神東煤炭集團確立的“0507”及“8個100%”建設目標,即智能化采煤工作面0人作業、智能化掘進工作面5人作業、固定崗位全部實行無人值守、全員工效達到70噸/工以上,力求實現8個100%(100%固定崗位實現無人值守、100%掘進工作面實現智能化、100%選煤廠完全實現智能化、100%采煤工作面實現智能化、100%的井工煤礦實現智能化、100%主要災害實現精準預警、100%通風系統實現遠程控制、100%實現五類機器人全覆蓋)。按照“公司統籌、礦負總責、區隊落實”建設思路,穩步推進各項目建設。通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,井下建成了“百兆采集、千兆匯聚、萬兆傳輸”的網絡架構,實現了數據的高速傳輸,為各個系統智能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石。
  智能綜采方面,應用智能AI算法,通過分析歷史截割數據和傳感器實時數據,以數據形式反饋到煤機程序中,實現了“自主預測、局部干預、遠程控制”的自主預測智能割煤,每個綜采隊減少19人。
  智能掘進方面,依托“一網一站”,連掘工作面已實現全部膠帶機、局部通風機、供電系統遠程集中控制,破碎機與梭車的聯動控制,取消了破碎機固定崗位人員,每隊平均減少固定崗位工6人。
  智能主運方面,在遠程集中控制、可視化操作的基礎上,通過在驅動滾筒、卸載滾筒、減速器等核心部件上加裝無線振溫傳感器,重點區域加裝云臺攝像機,減少固定崗位18人。崗位工變巡檢工,實現了“固定崗位無人、工作場所有人巡視”的效果。
  設備檢修方面,建設在線監測點位817個,借助電子檢修系統、重點檢修工單、點檢系統及在線監測系統,梳理完善設備班檢、日檢、周檢、月檢標準,關鍵部位重點管控,設備數據適時分析,運行狀態全面掌控,設備檢修變得更加科學化,改變了傳統的經驗式、換件式、搶修式檢修模式。2021年,錦界煤礦的機電故障率為0.034%,較2020年的0.052%下降了0.018%。
  災害防治方面,建立JSG-6礦井火災束管監測系統,實現采空區監測;建設MDZ-60型地面固定式黃泥灌漿系統,配備了2套DM-1000型移動制氮注氮機,形成了以灌漿為主、注氮為輔的防滅火系統;應用KJ90X安全監測監控系統,實現了對井下各個地點的甲烷、一氧化碳、溫度、風速、負壓、煙霧、風門開關、設備開停等各種參數、狀態的時時監控,發生異常立即報警,為礦井安全生產保駕護航。井下粉塵濃度自動采集,在綜采、連掘、主運、輔運巷等地點安裝粉塵與噴霧降塵聯動裝置,實現了粉塵濃度在線監測與聯動控制,有效降低粉塵,員工粉塵吸入量明顯減少,煤肺病發病率控制在了千分之一以下,助力健康礦井建設。
  機器人應用方面,在中央2號變電所、31煤大巷及主運輸系統安裝了智能巡檢機器人,代替了巡檢工人,24小時不間斷巡查,實時采集巡檢現場的圖像、聲音、紅外熱像及溫度數據、煙霧、多種氣體濃度參數等信息,發現異常及時報警,快速處置,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。
  綠色開采方面,借鑒世界首套純水裝備在礦井成功應用的基礎上,2021年7月在綜采三隊31215面引進第三套純水裝備,國內首次將純水制備站安裝在工作面移變列車上,有效解決了支架回水電阻率問題。每年減少乳化油排放129.8噸,噸煤成本可節約0.6元,全年可節約成本360余萬元。純水介質液壓系統的成功應用,是煤炭能源產業的歷史性變革,是煤礦清潔綠色生產的重大突破,具有里程碑的意義。
  錦界煤礦智能礦山建設,注重安全與高效、節能與環保,變革了煤炭生產組織方式,有效提高生產效率,極大地提高自動化、數字化和信息化水平,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、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。
  社會效應方面,堅持創新引領,計劃建設一座可以克隆、復制的“智能礦山”模板,如我們綜采智能AI算法割煤、智能機器人應用、主運及主供電、供排水實現無人值守等方面,已經形成成熟配套經驗,陜煤、中煤、華電等業內企業紛紛前來參觀學習,觀摩效仿,為促進煤炭行業由勞動密集型向人才技術型轉變、推動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版進行了有益探索。
  經濟效益方面,礦井單產單進、全員工效、設備利用效能等方面都有大幅提高,井下作業人數明顯減少。我們把減下來的人員安排去干一些礦務工程及智能礦山項目,如運轉隊、機電一隊和二隊等輔助區隊都成立了工程班,極大緩解了礦井礦務工程緊張的局面。2021年,初步計算節約1200余萬元,達到了減員增效的效果。
  安全效益方面,通過智能礦山建設,井下無人或少人,減少人員傷亡的可能性,減少由于礦井災難所造成的損失,真正踐行了“無人則安”的安全理念,延長了礦井的安全周期。截至2021年12月17日,礦井安全生產周期達3733天。
  煤礦智能化發展,時代所需,勢不可擋。面對新時代、新任務,我們將瞄準國內外采礦業技術前沿,不斷引進新技術,研發新工藝,力爭在煤炭智能化、無人化開采方面取得新突破、新成就,引領和推動煤炭行業轉型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