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塊碩大的電子屏幕實時顯示井下瓦斯濃度、溫濕度和采煤場景。身穿白襯衣的礦工在電腦前輕點鼠標,井下設備就能有序運轉,數據實時上傳。撥通電話,井下礦工可以和地面人員進行5G視頻通話。這是記者在山西陽煤集團新元煤礦調度中心看到的場景。
山西陽煤集團、中國移動山西公司日前宣布,在新元煤礦井下534米處開通了中國首個煤礦井下5G網絡,這也是目前地下最深的5G網絡。
“在煤礦布局5G,是煤礦智能化提出的新要求。”陽煤集團董事長翟紅說,隨著自動化、智能化技術的應用,一個井下工作面就有數百個傳感器,這些設備會產生大量數據,但受網絡帶寬的限制,很多系統只能監測,不能實時監控。
“具有廣連接、大帶寬、低時延特點的5G技術,恰恰契合煤礦智能化需求。”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說,“5G+煤礦”可以實現井下多路高清視頻同時上傳,看井下就像在看地面一樣,使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虛擬現實等先進技術在煤礦應用成為可能。
相比地面基站,煤礦井下條件復雜,無法使用衛星定位系統進行精確授時,對數據上傳、下載的要求也不相同。中國移動山西公司董事長魏春輝說,經過與華為公司等合作伙伴共同研發,井下基站數據上傳、下行峰值速率分別達到1100 Mbps、300 Mbps以上,傳輸時延小于20納秒,并于4月底首家取得5G網絡設備隔爆認證。
“通過在新元煤礦的試驗,我們形成了包括技術、設備在內的一整套解決方案,證明煤礦井下完全可以應用5G。”魏春輝說,這套方案可以遷移應用到其他煤礦。
5G應用將為煤炭行業帶來巨大變革。翟紅說,在近幾年的智能化建設中,新元煤礦已減少各類井下操作人員321人。隨著井下5G應用場景增多,今后有望實現采掘面無人操作、運輸車輛無人駕駛、設備維修遠程協同等,煤礦安全生產和效益將同步提升。